小兒麻痺患者在邁入中高齡後需面對症候群問題,很多家屬與醫療人員並不清楚,台南東區扶輪社25日舉辦座談會,檢討過去看診的心得,建議醫療機構能開設統一門診窗口,設立特別門診與看診時段;並期許衛福部將小兒麻痺症候群相關教育,成為醫師換照的必修課題,以及培訓專門醫師。
台灣至少有4萬至10萬的小兒麻痺人口,小兒麻痺盛行於1955年至1966年期間,倖存的患者很多已步入中壯年,其中許多人已出現小兒麻痺症候群(簡稱PPS),患者開始抱怨有關節疼痛、肌肉痠痛、耐力減退或較易疲勞等症狀。
患者出現這些症狀,會找各科醫師(包括骨科、復健科、神經科)看診,但各科說法不同,更多患者針對出現PPS症狀後,苦惱不知該找哪科醫師。
台南東區扶輪社25日舉辦座談會,由成大名譽教授蔡景仁發表「建構小兒麻痺者健康醫療照護模式」,建議醫療機構能開設統一門診窗口,設立特別門診與看診時段。政府並需培訓相關專業醫師。
蔡景仁表示,小兒麻痺者與PPS者的最佳照護方式仍待探索,在還沒有研發出具有療效的藥物之前,醫療處置則需要有跨專業領域的醫療團隊,由個人化與全人醫療照護的基本原則出發。
(中時)